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提高审批效率、统一审批权限、加大动态核查力度、加强建筑业企业资质注册人员考核、加强信用管理等要求。为指导各地做好《通知》贯彻落实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对《通知》进行了解读。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实行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市场准入,是我国建筑市场监管的重要制度之一,为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建筑市场监管向“宽进、严管、重罚”转变,用好数字化和信用手段,构建诚信守法、公平竞争、追求品质的市场环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激发企业活力,出台《通知》,对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通知》要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积极完善企业资质审批机制,结合各地实际,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雷竞技,提高企业资质审查能力,提升审批效率,确保按时作出审批决定。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审批的企业资质申请事项,要及时组织专家审查和业绩核查,2个月内公示审查结果,企业可登录住房城乡建设部政务服务门户网站查询审批进度和结果。对于公告不同意的企业即可按要求重新申请资质。
2021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分两批,选择了15个地区开展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工作,将部分资质下放到试点地区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批。试点过程中,一些企业反映,不同地区对资质标准的理解把握不完全一致,审查尺度宽严不一,跨省核查业绩难度大,各地资质审批管理不平衡。因此,《通知》提出,试点地区不再受理试点企业资质申请事项,原试点下放审批的企业资质依法由我部统一审批。试点颁发的资质,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继续有效。对企业依法处以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或者撤销资质证书的事项,由试点地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
为了方便企业合并重组开展经营,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资质核定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部分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申请资质证书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简化审批手续。随着建筑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企业和中介机构利用重组分立简化资质核定手续的规定,存在倒卖资质、围标串标等行为雷竞技,严重干扰了建筑市场秩序。因此,《通知》要求对企业发生重组分立申请资质的,对原企业和资质承继企业均需按现行资质标准的内容进行考核,保证双方都符合资质条件。
企业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代表工程业绩是资质审查的重要内容。有的企业在资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伪造工程业绩材料,非法取得企业资质,严重干扰了建筑市场秩序。《通知》明确要求雷竞技,申请资质的企业,其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代表工程业绩应当录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并满足资质标准要求的指标;将业绩在平台上公示,自觉接受行业和社会的监督;对暂时无法录入平台的业绩,可由业绩项目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实后,再申报资质;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开展资质审批时,可参照《通知》要求,提出业绩录入平台的要求。
《通知》完善了动态核查机制,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完善信息化监管手段,加大对企业注册人员等动态核查力度,对不满足资质标准要求的企业,由负责核查的主管部门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上标注企业资质异常,并限期整改。被标注资质异常的企业,将无法申请办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升级、增项以及合并、重组、分立、重新核定等涉资质许可事项。这样可以提示建设单位慎重选择被标注资质异常的企业承担相应的工程建设项目。
为更好地发挥资质管理促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作用,考虑到建造师是施工现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岗位,在施工项目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牢守质量安全底线,明确了强化建造师这一关键岗位的考核要求。
《通知》要求,在资质审批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企业在申请资质时,应当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注册人员等人员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承诺。经核查发现企业和有关人员存在资质申请弄虚作假等行为的,依法依规限制或禁止相关人员从业,并列入信用记录。
为了遏制腐败,防范廉政风险,《通知》要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完善企业资质审批权力运行和制约监督机制,加强对负责审批工作的干部和资质审查专家的廉政教育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追责机制;提高资质审查的智能化水平,对审批工作全程留痕,防止出现资质审批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推动环卫作业标准再精细、作业模式再优化、作业成效再提升,保障道路洁净。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推进相关工作,不仅符合人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愿望,也是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日前,广东省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对近几年群众关注度高且存在设计提升空间的建筑设计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梳理,结合现行主要设计规范编制《深圳市住宅设计品质提升指引(第1版)》,全市新建住宅项目设计应按指引执行。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北京市规自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细化既有非居住建筑改建公寓型、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部分技术要求的通知》,在《北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导则(试行)》基础上,对既有非居住建筑改建保租房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技术要求。
首届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在南宁举行 话开放 谋发展 共享中国-东盟建设领域合作新机遇